在生豬行業競爭白熱化、利潤空間持續收窄的當下,“降本增效”“創新創效” 已成為企業突圍的關鍵課題。而在禾豐股份關內生豬產業化華南區,有這樣一位“實干禾豐人”——丁飛,她憑借扎實的專業功底、敢闖敢試的鉆研精神,帶領團隊自主研發非瘟熒光PCR試劑盒,斬獲創新創效大賽區域板塊預賽一等獎,以技術創新,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。
臨“需”受命:從“痛點”出發,錨定研發方向
2024年7月,丁飛加盟剛成立1個月的禾豐股份關內生豬產業化華南區,彼時,非瘟防控仍是生豬養殖的重中之重,而外購非瘟熒光PCR試劑盒的 “雙重難題”,正困擾著區域檢測工作——一方面,外購試劑盒成本較高,長期下來對企業運營支出造成不小壓力;另一方面,部分外購試劑盒批次質量不穩定,檢測結果的可靠性存疑,為防疫工作埋下隱患。
“檢測是防疫的第一道防線,成本高、結果不穩,既侵蝕利潤,又增加風險。”憑借在佳和農牧搭建多座實驗室、推動檢測體系建設的經驗,丁飛敏銳地意識到,自主研發是破解困局的唯一出路。在公司領導肖慶祥的支持下,她牽頭組建團隊,正式啟動非瘟熒光 PCR 試劑盒研發項目,從 “被動采購” 向 “主動創新” 破局。
攻堅破難:以專業為刃,啃下“硬骨頭”
研發之路從非坦途,最棘手的挑戰莫過于如何在保證檢測特異性的同時,同步提升靈敏度與穩定性。作為湖南農業大學動物醫學本科、南京農業大學基礎獸醫學碩士的科班人才,丁飛將專業知識轉化為攻堅利器——她帶領團隊聚焦非洲豬瘟病毒核心基因保守區域,反復設計、優化引物與探針;調整反應體系中關鍵成分的用量,加入防污染體系以保障檢測準確性;通過大量實驗調試,逐步摸索出最適配的擴增程序參數。
“技術攻關沒有捷徑,靠的就是‘吃得苦、霸得蠻、耐得煩’的韌勁。”丁飛笑著說。研發過程中,公司及時審批經費、協調測試資源,關內生豬健康管理中心杜偉國給予指導和支持,提供臨床樣本與多樣化測試環境,跨部門協作的力量成為項目推進的“加速器”。最終,自研試劑盒實現重大突破:單次檢測成本較外購產品大幅降低,長期下來能為企業節省可觀的運營開支;同時,試劑盒的穩定性與靈敏度均優于部分市售產品,弱陽性樣本檢出能力顯著提升,從源頭降低了漏檢風險,為生物安全防控筑牢了防線。
不止于此:以創新為徑,拓寬降本增效版圖
在丁飛看來,試劑盒項目只是“降本增效”的起點,而非終點。日常工作中,她推動實驗室流程優化,減少冗余環節以提升檢測效率;牽頭耗材集中采購,通過批量優勢壓低采購成本;搭建檢測數據信息化管理體系,讓數據更好地服務于防疫決策。“每一個細節都藏著降本的空間,每一次優化都能為經營助力。”
如今,作為華南區健康管理部負責人,丁飛的規劃更加長遠:她計劃延續技術創新思路,探索更多病原檢測產品的自主研發;借助AI工具挖掘檢測數據價值,建立專屬數據庫平臺,推動防疫工作從“被動檢測”向“主動預警” 轉型。“華南區是新板塊,我們要以技術為基石,構建更高效、更經濟的健康管理體系,為區域發展筑牢基礎。”
迎戰決賽:以初心為炬,傳遞創新力量
憑借試劑盒項目的突出成果,丁飛成功斬獲創新創效大賽區域預賽一等獎,目前正緊鑼密鼓籌備集團決賽——打磨匯報PPT、模擬答辯流程,力求清晰呈現項目的創新點與實際價值。“決賽不僅是一場比拼,更是一次學習交流的機會。”丁飛期待著能在集團平臺上,與其他創新項目碰撞思路,更希望自研試劑盒能獲得更多認可,在更大范圍內推廣應用,為禾豐降本增效貢獻更多力量。
談及禾豐企業文化,丁飛對“創新”與“責任”有著深刻的共鳴:“公司鼓勵創新的氛圍,給了我研發的底氣;而‘對生物安全負責’的信念,驅動我們把每一份檢測報告做到極致。”正是這份文化認同,讓她在創新之路上步履堅定。
從加盟新板塊到攻克技術難關,從研發試劑盒到布局長遠健康管理規劃,丁飛用行動證明:降本增效不是口號,而是源于專業的精準發力、源于鉆研的持續突破、源于責任的堅守到底。在經濟形勢嚴峻的當下,丁飛的事跡更像一面旗幟——當每一位禾豐人都能立足崗位,以創新為筆、以實干為墨,就能匯聚成推動企業業務大發展的磅礴力量,在行業競爭中穩步前行,書寫更多屬于禾豐的精彩篇章!
(編輯:總部企業文化宣貫經理 張帝)